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時強調,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能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廣東要深刻認識肩負的使命擔當,以走在前列的氣魄干勁、走在前列的標準要求、走在前列的擔當作為,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廣東實踐。
敢為創新轉型先鋒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勇立潮頭
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一以貫之的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聚焦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是進一步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二是進一步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三是進一步筑牢制造業當家基礎,不斷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建設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敢為改革開放先鋒 在優化對外開放上勇立潮頭
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的要求,瞄準高質量發展的痛點堵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打造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讓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成為廣東繼續前行的強大動力、閃亮的時代標識。一是堅持思想引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并以此引領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深入;二是堅守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全面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善于從人民群眾所想所盼中找到改革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讓改革開放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三是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在攻堅克難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破解改革難題中再創改革新優勢、再領風氣之先。
敢為共同富裕先鋒 在統籌鄉村振興上勇立潮頭
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提高發展平衡性和協調性的要求,統籌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抓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堅持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兩手抓,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一是更新觀念,重視縣域和鎮村發展,健全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相關措施,加快形成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長效動力機制,把握規律、攻堅克難;二是緊跟時代,塑造城鄉發展合力,激活縣域發展的潛能和內生動力,推動城鄉互動發展,形成城鄉互相加持、互相賦能新局面,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三是強化功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探索擴權強鎮機制體制突破,打造一批中心鎮、專業鎮和特色鎮,全面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五個振興”,實現農民富裕富足和鄉村宜居宜業。
敢為陸海統籌先鋒 在優化海洋經濟空間布局上勇立潮頭
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全面建設海洋強省的要求,切實增強經略海洋意識,優化陸海發展理念,堅持全域支持、全域參與、全域行動,強化規劃引領,推進串珠成鏈,抓好大平臺大項目大集群建設,以陸海統籌、山海共進開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一是壯大海洋新興產業,著力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深刻認識廣東作為海洋大省的職責和使命,切實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培育壯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形成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二是強化陸海統籌,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促進港口提質增效升級,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功能布局,助推廣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強化陸海污染聯防聯治,深化入海排污口分類整治,統籌聯動,多措并舉,呵護湛藍底色,筑牢生態屏障。
文 | 華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楊琳
本文為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十四五”規劃學科共建課題(2022GZGJ9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 梁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