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汽車正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有關技術加速融合,電動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潮流和趨勢。在阿里研究院舉辦的2023新經濟智庫大會上,來自學術界、產業界和咨詢界的多位專家和企業家齊聚一堂,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汽車產業為例,深度探討了以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本期圓桌論壇分享幾位嘉賓關于汽車工業發展的前瞻觀點與思考,為佛山加快汽車產業發展和戰略轉型提供參考。
朱旭峰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執行院長、科技發展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方向明 競爭力智庫聯合創始人
高紅冰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
曾震宇 阿里云智能副總裁
新能源汽車產業必將
朝智能化方向提速發展
■主持人:汽車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正成為經濟發展的潮流。隨著數實融合的不斷推進,未來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或形態會如何演變?
高紅冰:智能化一定是下一階段汽車工業發展的主方向和主抓手。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在大規模生產和日常使用中,汽車產業的技術創新將帶來成本的降低。從中國長期的實踐來看,工業演進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人車交互系統,即車的智能化——不是終端單一車輛,而是整車網絡系統和算法系統。這個智能系統將促進可用性、方便性、安全性的空前提升,這也將成為被消費者青睞的全新賣點,也是數實融合對于未來的適配。
曾震宇:從環境生態角度來說,交通行業是碳排放大戶,電氣化程度還有待提升,在“雙碳”政策和目標的指引下,使用清潔二次能源成為必然選擇。而智能化技術就是引領汽車行業發展的全新轉折點。以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其計算能力和智能化能力完全可以處理海量數據。當去發動機化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選擇,當智能化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達到足夠水平,新能源汽車必然將朝著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提速發展。從消費者體驗角度來說,以前買車的用戶關注重點在車的硬件上,比如發動機功率等,而未來買車的用戶將更加關注智能化體驗、關注車的軟件水平。這跟近些年來我們買智能手機的關注點越來越像。相關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智能互聯汽車抱有相當積極的態度,逾九成的中國消費者優先考慮購買智能互聯汽車。
方向明: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油車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新能源汽車進入大眾視野,迎來了蓬勃發展時期,疊加各種智能功能強烈吸引了消費者的關注??梢灶A見,電動智能汽車未來將成為汽車的基本產品形態。就目前階段而言,電動智能汽車電池的主流技術是鋰電池。但是,鋰電池技術的出現,一開始并不是為汽車行業服務,而是被用于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上。隨著技術路徑的演變,從大電池到小電池,在一定程度上無法再繼續發展,這時候手機才開始出現智能化功能。這也將成為未來電動智能汽車的發展方向和路徑。
朱旭峰: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或者電動汽車蓬勃發展的背后,其實離不開數字技術和智能技術的發展。因為電動汽車需要采集大量數據對元部件進行智能化管理,這其中就包含了對于電池以及電能消耗的智能化管理,以提高汽車電池效率和續航能力。所以不是只有自動駕駛汽車才叫智能汽車,對于能源的管理同樣是智能化的體現。
智能汽車步入快車道要求新基建提供支撐
■主持人:電動智能汽車發展正步入快車道,成為中國工業經濟的一個亮點。汽車工業智能化發展的背后需要怎樣的技術積累和技術支撐?
朱旭峰:電動智能汽車集成了大量數據和智能化軟硬件設備,同時借助駕駛手段。區別于傳統油車,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智能汽車,都是伴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而孕育成長的,由新一代信息技術支撐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智能汽車產業大力發展的必要條件。
方向明:汽車工業智能化發展,不僅要有“聰明的車”,還要有“智慧的路”和“強大的云”。而聰明的車和智慧的路背后,本質上都是基于云計算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數據感知與處理能力。這種高性能的云計算是支撐汽車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奥斆鞯能嚒薄爸腔鄣穆贰迸c“強大的云”協同,不僅將推動智能汽車大規模落地,更將帶動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等新型基礎設施升級。
曾震宇:電動汽車大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智慧電網的建設。近年來中國大力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把長期以來的煤電轉化為所需要的風能、電能等新能源電力。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智慧電網建設。在用電側,未來將在各個區域內產生“虛擬電廠”。這就需要通過大規模計算,做好供需的精準匹配,這必然要求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支撐。
高紅冰:汽車工業的發展與能源變革息息相關,最早的汽車發動機是煤炭和蒸汽機。汽油發動機引領動力革命,讓汽車工業步入規?;l展階段。當汽車機械化、電子化和傳感器出現,成本提升又讓汽車產業發展陷入瓶頸。隨著智能化的出現,在4G、5G網絡支撐下,智能汽車就相當于聯網手機,通過大量生產和采集數據,自動駕駛應運而生,這也是未來汽車工業發展的方向。
汽車工業要領先全球需補強智能化創新環節
■主持人:目前汽車產業正處于系統性全方位數實融合的關鍵時期。汽車產業數實融合的核心因素是什么?中國汽車工業如何做到全球領先優勢?
方向明:當前數實融合的核心就是產業的數字化、智能化。以汽車行業為例,在機電一體化時代,中國逐漸成為汽車產銷世界大國,但是整個汽車工業制造體系呈現大而不強的特征。如今,新能源革命、智能化時代機遇來臨,電動汽車、智能汽車將成為發展大趨勢。這恰恰顯示,數實融合的深度決定著產業發展的高度。
朱旭峰:推動科技發展的目的在于提高國家競爭力,同時更是為了造福每一個消費者。就汽車工業而言,隨著5G等新基建的發展,自動駕駛成為中國技術路線的必然選擇,通過技術數據交換和計算,算力不在汽車本身而是“上云”。從電動汽車銷量來看,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強國,各種電動汽車型號已經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并引領風潮。
高紅冰:此前,發動機技術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瓶頸,由于電池技術的突破,去發動機化讓汽車工業的進入門檻被消解,中國汽車工業迎來了彎道超車或換道超車的機會。這時候,真正的競爭門檻變成了智能化。長期來看,中國汽車工業需要補上數字化智能化創新這個薄弱環節,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和數字技術創新融合發展,才能實現全球領先。隨著數字技術和產業技術不斷融合,漸進性量變形成飛躍性質變,將為智能制造帶來更多發展空間??梢哉f,在數字技術支持下,數實融合的第三次浪潮已經來了,其主要標志正是智能化。智能技術與產業變革疊加所產生的復合效應,一定會成為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方向。
曾震宇:數實融合和產業智能化的核心因素是數據,通過計算轉化為重要資產,是第三次數實融合浪潮背后真正的核心。就智能汽車發展而言,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有一個很大優勢,就是在5G等新基建加持下的車路協同布局。從新基建的角度來說,智慧交通可能是中國未來走出來的新模式,相當于從單車智能化朝著整體智能化的方向前進,這將助力中國在自動駕駛領域做到世界領先。
文 | 佛山市新聞傳媒中心記者葉小青
編輯 | 梁健婷